報告題目:大豆光周期反應與株型調控
主講人:孔凡江 教授
時間:2025年7月17日 上午9:00
地點:登高樓一樓報告廳
主講人簡介:
孔凡江,農學博士,廣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自然科學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入選中國科學院“引進國外杰出人才百人計劃”,黑龍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入選廣州市杰出人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項目負責人。2006 年獲得日本北海道大學農學部農學博士。2006-2008 年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2008 -2010 年日本北海道大學特別研究員。2010-2017年,任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豆分子設計育種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研究方向是大豆發育遺傳學和分子育種。主要從事控制大豆復雜重要農藝性狀的基因發掘和調控網絡和大豆分子設計育種研究。克隆了一系列控制大豆適應性和產量性狀的重要基因,闡明了光周期調控大豆開花的分子機制,揭示了大豆光周期現象和光周期敏感性的分子遺傳基礎,證明了光周期適應性基因在馴化與變異過程中的選擇規律和提高大豆適應性與產量的重要機制。在Nature Genetics, Developmental Cell, 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 Current Biology, Molecular Plant,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等國際著名期刊發表論文150多篇。研究成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2017年優秀成果、農業部農業研究領域2017年度重大研究進展,2020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8篇論文為ESI高被引和熱點論文,6篇論文被Faculty Opinions推薦為必讀論文。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廣東省自然科學二等獎,第十五屆廣東省丁穎科技獎,廣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獲得授權發明專利6個,培育審定大豆新品種5個。擔任學術期刊《PNAS》客座編輯,《Plant Physiology》、《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Molecular Breeding》、《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等編委。擔任中國植物生理與植物分子生物學學會理事,廣東省植物生理學會副理事長,崖州灣國家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植物學會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
歡迎廣大師生參加!